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毕业走入大学的唐嘉宋,给教过自己语文的杨老师来信说,自己参加了“诗歌与心灵发育”某文学沙龙活动,深刻体会了“生活还有诗与远方”的含义。杨老师看信后很欣慰。杨老师深知诗歌在我国文化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在人类心智与情感中的作用,对人的发展与成长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恰好他正在进行“诗词”教学,于是杨老师决定开展一次“诗歌与成长”交流活动。假如你是杨老师班上的学生,请以“诗歌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适当引用诗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是“诗歌与成长”。要思考的是“诗歌”对“成长”的影响。诗歌可以是中国古典诗歌,也可是现当代诗歌,还可以是外国诗歌。而“成长”是一个进步、提升、丰富的过程。所以写作要突出诗歌对“人”的成长影响,如:拓展了知识面,丰富了情感,开拓了胸襟。在诗词的学习和吟诵中,我们学会悲天悯人、忧国忧民,认识到要肩负责任、勇于担当。诗歌陪伴了成长,也是我们传承人类文化的过程。
注意要写成发言稿的格式。
参考立意:
1.诗歌开启人的心智,丰富人的情感;
2.诗歌提升对人生价值意义认识,强化了责任担当;
3.学诗歌,增强传承中国文化信念;
4.诗歌加深了家国情怀理解;
5.诗歌丰富了审美认知。
2、阅读下面的图画和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就像水中的这只鸭子,表面看着从容淡定,其实在水底下拼命地划水。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 本题是一篇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一幅图画:一只游在水中的鸭子。漫画下的文字提示:生活就像水中的这只鸭子,表面看着从容淡定,其实在水底下拼命地划水。考生可就其表面的从容淡定进行立意,也可就其在水底下拼命地划水进行立意,还可以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立意,即从容淡定的背后是拼命的努力。
【参考立意】
1.想要过好生活,就要拼命努力。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那些光鲜无比的荣耀,其实都是努力奋斗出来的。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人们往往只看到辉煌的现场,而忽视了辉煌幕后的努力。不仅仅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生无所息,一生皆需奋斗。不断地努力,才是生活的真谛。
2.优雅需要底气,华丽来自实力。优雅的气质、华丽的身姿,是一个人最直观的外在表现,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往往跟一个人的学识、积累、修养等密切相关,而学识、积累、修养是一个人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雄厚了,自然而然就会散发出优雅和华丽。
3.展示从容淡定,无需炫耀苦力。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应当多展示从容淡定的一面,不要动辄向人诉说自己生活的不易,否则只会招来厌弃,因为每个生命的背后都是辛辛苦苦地努力。我们需要展示的是自己的优雅从容,让生命充满阳光,让生活更加绚烂。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一张苦逼的脸,哪怕他多么努力。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上述四句诗,展现了云与山的关系,也可以引发我们对自己与其他人、事、物关系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悟。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材料引用了古诗词,但没有对诗句内容作出解释,略微增加了审题的难度。第二段命题人用导语提出:云与山的关系可以类比为自我与他人或内心与外物或人与事的关系。那么云与山有哪些关系呢?逐一来分析。“云来山更佳”,云可以衬托山的美景。山是主,云是次,云可以陪衬山,也就相当于他人是自我的陪衬或自我是他人的陪衬。“云去山如画”,云离开之后才能见到山的美景。云没有离开,则见不到如画的山色,即云掩盖了山的真相,意味着要拨开迷雾,才能见到真实。“山因云晦明”,山因为云而产生了或明或暗的变化。山的景色变幻,源于云,云与山是因果关系。“云共山高下”,云与山一争高下。云与山是竞争关系。总之,四句诗展现了不同的四种关系或事理:陪衬关系、拨开表象、因果关系、竞争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关系或事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去完成作文,却不能写多个甚至全部写,因为这四点不能构成整体,彼此之间也毫无联系,否则就是一篇观点涣散的三类文。注意体裁为记叙文。
【立意】
(1)未来不迎,既往不恋。(2)不忧风雨,不忧晴。
(3)山拥云,云润山。(4)舒卷有道,协同共进。
(5)云卷云舒,巍然不动。
(6)相伴相生,风景独好。(7)互相成就,共同进步。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wwW。SpEAkKEy。COM
有人说:“守护灵永远在背后守护着真实的你!”也有人说:“真实不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为引语性质。包含两种认识,其一“守护灵永远在背后守护着真实的你!”为虚无主义,有点迷信、自欺欺人的意味。其二 “真实不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
wwW。SpEAkKEy。COM
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哲思、真理。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首要的是理解所给文字的意思,第一句是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让它等同虚设好了。第二句抓住关键词“真实”“态度”“自己”“生活信念和准则”即可。道理是抽象的,行文过程中需要摆出事实联系生活实际,由事例引出观点会更形象生动,所以本文适合深入浅出,变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总是是要举出一些典型而新颖的事例,会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立意】
(1)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2)自信而真实,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3)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让别人说去吧;
(4)活出真实的自己,才是快乐一生。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0年代,国家内忧外患、民族饱受屈辱……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觉醒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仰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开启了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奋斗历程。
1980年代,“发展才是硬道理……在艰难中探索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带领人民富起来而不懈奋斗的新篇章。
2020年代,坚持绿色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人类共同体……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坚守初心的中国人,敢于担当、奋斗不止,又开启了让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新征程。
进入2021年,站在第二个100年的新起点上,校团委拟举行“回眸百年,开启新征程”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参加此次征文活动。可以回眸百年历程,抒写你的感受与思考;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反映时代发展;也可以展望未来,表达你对未来的憧憬与畅想。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次作文仍然采用近年高考常用的任务型作文形式,内容聚焦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以“回眸百年,开启新征程”为主题进行写作。
试题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材料,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改革开放、当今时代),分别以1920年代、1980年代、2020年代作为时间节点,回顾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年创业、艰苦奋斗历程;
第二部分为写作情境,包括写作情境(时间、场域)、写作主题(“回眸百年,开启新征程”、写作任务(征文)、写作内容(回望百年的思考,讲述时代发展的故事,展望未来.……
这一作文试题回应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大事件,体现了全国卷高考作文不回避社会热点话题的命题取向,突出了“立德树人”的积极价值导向功能。一诊作文聚焦职业教育,针对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是小切口命题写作。此次作文选用大主题、大题材,需要学生有意识地选取小切口进行写作,这个小切口在写作情境中有明确提示,首先需要学生抓得住、把握得准;其次也需要学生结合自身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点进行合理延伸、创作。两次作文形成了必要的补充,有助于引导作文的全面备考。
立意提示
本次作文材料指向明确,任务要求具体,涉及的内容对学生并不陌生,审题、立意难度都不大,但要写好却不容易,具有相当的区分度。需要注意的有几点:
一是明确材料指向。可以用抓关键词的方法,1920年代的关键词是:觉醒、信仰、牺牲;1980年代的关键词是:解放思想、探索、创新;2020年代关键词是:坚守初心、敢于担当、奋斗不止。这些关键词又对应着各自时代的主题,1920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富起来,2020年代则是民族复兴强起来。而“奋斗“则是贸穿三则材料的关键词。两者结合,命题者的意图写作的重点才会清晰起来,不至于泛泛而论,使文章写作流于空洞、肤浅。
二是明确任务导向。“进入2021年,站在第二个100年的新起点上”,是提醒考生注意写作话题的时代背景;“校团委拟举行‘回眸百年,开启新征程”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参加此次征文活动”是在提醒考生注意自己的写作者身份——在校青年学生,要求考生把自己放进写作中去,同时还提醒考生写作主题和要求;最后的三个“可以”则提示了写作的内容和方向,告诉学生可以写论述文,谈感受思考;可以写叙述类,讲述故事,从故事中表现时代的发展;也可以写叙事抒情类,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的文章。
三是进行综合考量,做好减法。由上述两点可以看到,这次作文的信息量比较大,这会增加写作的难度。考生需要首先从整体上提取出材料信息,弄清楚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减法,材料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百年发展史,作文的立足点是新的100年,不管是回望,还是讲述故事,或畅想未来,都是基于这一点。有了这样的思考,前面提到的那些关键词,都可信手拈来、自由取舍,不致落入材料的迷网中陷入混乱。
另外还有两点提醒:一是这一次是征文写作,要注意征文的指向性。是大主题、大题材写作,需要找好小切口,最好能从自己熟悉的地方着笔,以小见大才容易写出有真情实感、有思考深度、有个性色彩的好文章。
本则作文三则材料分别从三个时代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从建党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202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奋斗不止。写作时考生可以回眸百年历程,抒写感受与思考;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反映时代发展;也可以展望未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与畅想。
6、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我们是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无限的憧憬,心中铺满宏图。等到2049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百年,我们都已步入不惑之年,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中坚。你此刻的梦想到那时是否已经实现了?
请你发挥想象,以“圆梦2049年”为题,写一篇故事。
【文题解析】: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
1.审题与立意。首先要弄清楚题目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圆什么梦?谁的梦?如何圆梦?2049年的特殊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到2049年?“梦”按字典解释,是指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此处的“梦”应该是指理想、抱负或蓝图。通过作文题干,可以明确,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百年,我们都已步入不惑之年,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中坚。那么,作为今年即将毕业的初中生,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到2049年,梦想能否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这是写作中要交待清楚的问题。
2.选材与构思。本文适合于写成记叙文,记叙“自我”与国家一道成长的过程,在小事件中体现大情怀。写自己或身边人的成长过程,呈现其背后的时代变化和国家发展,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注意要“贴合背景”,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一百年,我们都已步入不惑之年,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中坚。可以写身边可见的生活现状: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我们穿的越来越靓,吃的越来越好,出行更加便捷,学习、沟通更加方便;我们也更有尊严感,更有安全感;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条件追求精神生活。也可以描摹理想中的科技状况:科技的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创造出一个现在没有或现在只是初具雏形的科技世界,表达出自我梦想实现的自豪与骄傲。大胆想象,合乎情理,表现积极健康的主题,表达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赋能”就是赋予某种能量。你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被某种因素激发,从而增长才干、获得发展。
请将“____________,为成长赋能”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试题,题目新颖,难度较大。结合题目中对“赋能”的解释可知,补充的内容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助力作用,通过赋予孩子能力与能量,激发他们的无限智慧与无限潜能。首先要回忆自己的经历,选择一个合适的载体,然后具体叙述它是如何为成长赋能的,这是写作的重点。如:阅读,为成长赋能。在亲子共读中,立足于现在,遇见未来。亲子阅读不仅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拓宽视野,丰富认知,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成长赋能。通过故事为成长赋能,阅读更具质感和深意,从而为成长赋能。或:自信,为成长赋能。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让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和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自信能够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毕业走入大学的唐嘉宋,给教过自己语文的杨老师来信说,自己参加了“诗歌与心灵发育”某文学沙龙活动,深刻体会了“生活还有诗与远方”的含义。杨老师看信后很欣慰。杨老师深知诗歌在我国文化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在人类心智与情感中的作用,对人的发展与成长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恰好他正在进行“诗词”教学,于是杨老师决定开展一次“诗歌与成长”交流活动。假如你是杨老师班上的学生,请以“诗歌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适当引用诗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是“诗歌与成长”。要思考的是“诗歌”对“成长”的影响。诗歌可以是中国古典诗歌,也可是现当代诗歌,还可以是外国诗歌。而“成长”是一个进步、提升、丰富的过程。所以写作要突出诗歌对“人”的成长影响,如:拓展了知识面,丰富了情感,开拓了胸襟。在诗词的学习和吟诵中,我们学会悲天悯人、忧国忧民,认识到要肩负责任、勇于担当。诗歌陪伴了成长,也是我们传承人类文化的过程。
注意要写成发言稿的格式。
参考立意:
1.诗歌开启人的心智,丰富人的情感;
wwW。SpEAkKEy。COM
2.诗歌提升对人生价值意义认识,强化了责任担当;
3.学诗歌,增强传承中国文化信念;
4.诗歌加深了家国情怀理解;
5.诗歌丰富了审美认知。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首歌写道:“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哦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你在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给你方向和力量的是什么?
请以“夜空中最亮的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文题解析】: 1、审题分析:
wwW。SpEAkKEy。COM
看到作文题目,首先我们要抓住的关键就是夜空星光,时间上就限制在晚上了,另外,作文题有明显的的环境描写,也就是手法上首先考虑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同时环境这时候可以是串联整篇文章的线索。夜空的星星,转化为写人类文章。写一个具有美好精神品质的人。
wwW。SpEAkKEy。COM
2、从三大类主题入手思考:
(1)真情类:写亲情、师生情、社会真情。
生活当中,有没有哪件事请发生在晚上,让你印象深刻或者勾起你明显的情感的。把事件的叙述跟当时的环境结合起来,着重描写星光,把当时你内心的感情和星光联系起来。这时候星光既是你回忆的线索,也代表了你对这件事这个人的情感如星光般明亮/璀璨。
(2)成长类:围绕自己的奋斗或者成长,结合星光去描写。
(3)社会类:思考角度从个人上升到社会现象、文化潮流,如环境的污染让现代人越来越看不到星星了,当年的星光在离我们远去,以此呼吁人们爱护环境,还我们一片记忆中的星光。这个难度要求比较高。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
你怎么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你从以上看法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看法,以“门与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议论表示赞同或否定,可以编写故事形象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深切感受。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700字;⑤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具有哲理性的材料兼话题性质的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知,材料主要讲述了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现实主义者的观点。悲观者眼里,阻隔无处不在,“墙”隐喻人们面临难于逾越的困境。乐观者眼里,打破阻隔的通道无处不在,“门”隐喻困境中潜藏的无数机会。盲目乐观,大而化之,对问题估计不足,必然导致失败;过于悲观,消极怠惰,对未来信心不足,无异于不战而败。现实主义者既能看到困境,又能看到希望,对世界、对困难、对机遇的认识高出一筹。这个文题“门与墙”,即“乐观与悲观”的话题,可以抓其一点自主立意,确定论点,选取古今中外的实例论据加以论证;也可以提炼生活,浓缩事件或片段,写成记叙文,以具体可感的故事诠释主题。此题开放性强,选材可以是国际时政,如金融危机下各国姿态;可以是社会热点,如某一具体社会问题的应对解决;可以是人生百态,如生命个体面对人生困境的不同心态。可以正面立意,倡导乐观积极直面困境;也可以反面取材,写悲观失望必定错失良机;还可以剖析二者的不同内涵以及不同心态带来的不同结果。
【写作】材料分别给出了悲观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三种人对世界的看法,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墙、门、门与墙,其实这是三种世界观。由此可知,材料的中心词是“门”和“墙”。世界上有无数的“墙”和“门”;“墙”是隔膜、阻隔的象征,“门”是沟通的象征,而门与墙的结合就是沟通阻隔;怎样看待“墙”与“门”反映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由此可以有三种写作角度:意思站在悲观者的角度,从反面着笔,一是站在乐观者的角度从正面着笔,一是站在现实主义者的角度辩证分析。接着分析要求部分,“可以发表议论表示赞同或否定,可以编写故事形象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这说明考生可以写作记叙文,也可以写作议论文。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高考作文题模拟预测立意专家解析2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