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心学专业大学排名 阳明心学之三-01-12

厚德l留学网 0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江西心学专业大学排名 阳明心学之三-01-12,希望能帮助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江西心学?

主要是指以南宋江西陆九渊、陆九龄两兄弟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学说,他们曾与以朱熹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在江西铅山县发起了“鹅湖之辩”。

阳明心学之三2019-01-12

王阳明式知行合一:你所知道的“知行合一”可能是假的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知和行,到底谁重要,一直以来是中国哲学家们争辩的重要问题,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辩论仅次于义利之辩。

知和行,到底哪个重要,众说纷纭,孔子认为,知比行重要,不但是孔子,先秦思想家都认为知比行重要。宋明理学也认为知比行重要,而消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则认为,行比知重要。

到底哪个重要呢?我们的很多经历都告诉我们,知比行重要。比如,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学知识,一直到大学,学知识的过程就是知。只有“知”了后,才能去行。没有这些学来的知识,就不可能找到工作。比如,我们要做去挖口井,首先要知道井怎么挖,否则就不可能有挖井这个行为的出现。

我们要想有开车这个行为的出现,就必须先知道怎么开车。这不但说明了知比行重要,还说明了,先知后行,只有先知了,才可能有后面的行。

而主张行比知重要的人,比如曾国藩就说,你若想知道一件事,必须去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行,没有这个行,你就不可能知。比如,你若想知道如何挖井,必须要去挖,才能知道井怎么挖,学了如何挖井的知识,并不能真的挖出井来。你若想知道如何开车,必须要去开,只有在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车怎么开。

曾国藩的意思是,先行后知,只有行了才能知道。

两种理论,听上去都对,知比行重要这个理论,我们就听过“理论指导实践”这样的话,行比知重要这个理论,我们就听过“实践出真知”这样的话,你无法证明哪个是错的,但真理是绝对的,绝不可能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真理存在。所以,有人在知行问题上就采用了折中调和的办法,或者说是和稀泥。这个人就是朱熹的门徒陈澄。

Www.spEAkkEy.coM

他说,知行同等重要,不分先后,所以知行是合一的。比如,你要有开车的行为出现,应该是在行中有知,知中有行,最后才能行,才能知。知和行是并驾齐驱的。

那么,问题来了,陈澄提知行合一,王阳明也提知行合一,二者有什么区别呢?还是根本就没有区别。

现在,我们就进入王阳明式的知行合一。

1517年,王阳明到江西剿匪,接着在南昌平定朱宸濠叛乱,1527年又到广西剿匪,这三场战争的完美胜利把王阳明推到了圣人的圣坛。而王阳明在这三个战场的胜利,就要归功于他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大多数人的理解,是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是知道了就要行动。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倘若知行合一真如此,那王阳明不可能靠它创建那么大的事功,五百年来王阳明的粉丝也不可能多如牛毛。所以,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没那么简单。

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修文创建心学,提出“心即理”的概念。第二年,他到贵阳讲学,所讲的却是“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始终是一以贯之的,王阳明不可能犯这样浅薄的错误。在创建心学的第二年,就提出另外的概念。

所以, 知行合一,应该是来源于心即理。

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心理合一。 我们的心中有天理,为人处世必须要发自本心,如此,天理才能呈现。不能心中所想和行动分道扬镳,是为心理合一。而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良知真光明者,必有行动,必能呈现出天理。 所以说,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除了王阳明之外的任何人谈知行,即使是陈澄的知行合一,谈的都是知是知,行是行,这都是术的层面。而王阳明谈知行合一,谈的是“道”,因为它来源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的心即理,也就是心理合一。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王阳明如何解释“知行合一” 的。

第一: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意思是,知行合一就如同见到美色就会喜欢上它,闻到恶臭就会厌恶上它。见到美色就会立刻喜欢上美色,不是见到美色后还要思考一下,是喜欢还是厌恶。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和喜欢上美色中间没有间隔,不需要思考。也就是,知和行之间没有间隔,本就是一体。所以,知行就是合一的。闻到恶臭,属于知,厌恶上恶臭,属于行,闻到恶臭和厌恶上恶臭中间没有间隔,不需要思考。没有人会闻到恶臭会思考一下,我是喜欢它还是厌恶它呢,知和行没有任何间隔,本就是一体。如此看来,知行是合一的。一是什么,不是二和三,是一回事。

我们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被雷劈中,是知,倒地是行。被雷劈中会立刻倒地,没有思考的时间会立刻倒地。从来没有人被雷劈中后,会琢磨一下,我是倒下呢,还是翻个跟头,耍个花枪再倒下。这就是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是水这个例子。 水在自然状态下始终向下流,水“知道”自己向下流是“知”,不停向下流是“行”,水一面知一面流,从不停止,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不过,我们都知道,水根本没有意识的知道自己再向下流,为什么向下流。

第三种解释,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即是行,念就是知,行就是行,知就是行。

由上述三方面可知,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理论。它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见到美色会立即喜欢上它,说明它是我们爱美之心的本能,闻到恶臭会立刻厌恶上它,说明我们人类天生就有对丑恶食物的厌恶反感。而水不停的向下流,就是水的一种本能。那么,这种本能是什么,它就是我们的良知。它知道美色是美的,知道狗屎是臭的,知道危急时刻,我们该如何快速做出决断。

本能的力量是威力无比的,是人类最厉害的力量。吃饭,人人都自动自发的吃,爱美,人人都发自真诚的去爱美,这就是本能的力量,不需要外力。阳明心学,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把遮蔽的良知这一本能恢复,创建伟大事功的一门行动哲学。

而“知行合一”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人生在世,如果每个念头,做的每件事,都听命良知。那最终,我们就能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最后,我们要说的是, 王阳明式知行合一,就是依凭良知的判定去行动。

良知:良知不等同于良心

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灵魂,王阳明一直拿良知说事,那么,王阳明对良知的解释是什么呢?

王阳明对良知的解释有如下几种。

第一,王阳明说,良知是个好恶之心。

这句话太重要了,能否理解这句话,是理解阳明心学的关键。良知是个好恶之心,简单而言就是,我们的喜欢和厌恶就是良知,所以说,良知就是个好恶之心。比如我们喜欢生,厌恶死,我们喜欢美,厌恶丑,这就是良知,你夺取别人的生命,让人死,这就不是良知。

那么,我们从字面上看,发现良知这个东西特别感性,几乎毫无理性,难道良知就是这么个东西吗?全凭我们的好恶去行动,就是致良知了?我们喜欢金钱,喜欢美女,去追逐这些,就是致良知?我们厌恶工作,厌恶承担社会责任,逃进深山老林,这就是致良知?

绝对不是这样!

若想理解良知就是个好恶之心,必须要先了解王阳明对良知的其他解释。只有把王阳明对良知的其他所有解释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明白“良知是个好恶之心”这句话。

王阳明对良知的第二种理解是:良知能分是非善恶 。即是说,良知知道是非善恶。这样一听,良知这个东西就很神奇,它对真善美和假丑恶都能分辨。而且,这种分辨是刹那之间完成。

这也是王阳明对良知的第三种解释:良知反应神速,无有等待 。这种神速的速度有多块呢?情境一来,你的脑子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良知就给出判定了。从这一点而言,良知似乎很像我们人类的一种本能。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和直觉。 良知需不需要我们后天去学习呢?不需要。

因为王阳明对良知的第四种解释是:人皆有良知。它与生俱来,只要你是人,你就有这个东西,良知是人的尺度。

最后一种解释则是,良知是易。易是周易的易,变易的意思 。简单而言,同一种行为,不同的情景下,良知给出的判定,是不一样的。

现在,我们大致总结下,王阳明所谓的良知到底是什么?

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它能判定是非善恶,它反应神速,它对外界的判定是变动的。然后,我们再回到良知是个好恶之心这个概念上。

从以上的论述中就可看出,王阳明所谓的这个“好恶”是人的天性,与生俱来的好恶,不是我们后天对名利的好恶。比如,人天生就喜欢美色,所以爱美就是良知的判定;人天生就厌恶恶臭,所以讨厌臭就是良知的判定。再比如,人喜欢生,所以爱护生命就是良知的判定,人不喜欢死,所以夺取别人的生命是恶,这就是良知的判定。

我们对这种是非善恶的判定,不需要去外部学,因为良知与生俱来。

所以, 良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所谓道德感,就是什么是我应该做的,拯救别人的生命是我应该做的。但是,我们还要有能力做到,这就是判断力,所谓判断力就是,什么事我有能力做到的。道德感固然重要,但判断力更重要。

很多人提到良知时,都认为良知等同于良心,它包括良心,但绝对不仅仅是良心。否则,王阳明和他的粉丝们不可能靠良心就能建立功业。

举个例子,如果你从十层楼下走过,看到一个婴儿掉下来,你会不会去接?大多数人都会去接。因为爱护生命是天理,是良知判定。可如果上面掉下一个250斤的胖子,你还会去接吗?你一定不会。同样是生命,为何你去接婴儿,不去接胖子。因为接胖子,你没有能力做到。虽然这件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可我们没有能力做到时,就不会去做。在刹那之间,婴儿和胖子掉下来,你根本来不及思考,就必须要做出决定,接还是不接。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帮你做决策的只有良知,因为它反应神速,能正确做出决策,是我们的本能。

知行合一,是依凭良知去行动。凡是依凭良知去行动的,都叫知行合一。凡是不依凭良知去行动,即使事情做的再完美,也不叫知行合一。

由此可知,知行合一就是自己的事,不管外界的规矩、规则,评价标准,凡事都以我本心的良知作为规矩、规则、评价标准,以自己的良知去应对万事万物,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万事万物就也就具备了天理,内外统一。

有人问王阳明,良知光明者如何?

王阳明说,良知光明者必能行。

也就是说,良知光明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本身就是良知光明。

王阳明的心学,终王阳明一生,都是在围绕着良知转悠,都是让人能知行合一。那么,他为什么要提知行合一呢?

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是什么呢?

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把恶念斩草除根

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王阳明一共提到两次。

第一次在《传习录》中,他是这样说的:尔等必须要了解我的立言宗旨。也就是我为什么提知行合一。因为今人的学问,把知与行分作两件事,所以有一个念头发动,即便是不善的,只因为没有去实行,就不去禁止它。我如今说知行合一, 正是要人晓得一念发动之处便已经是实行了。意念发动之处有不善,就要将这个不善的念头克去,需要彻底根除,使得不善之念不能在心中潜伏。这就是我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我想大家已经听明白了,他这个立言宗旨,就是他对知行合一的第三种解释,一念发动即是行。

我们来听个故事。在战国后期,秦国蚕食东方六国,尤以魏国、韩国,两国受祸最大。公元前261年,在秦国的重压下,韩国力屈,割让上党郡给秦国,希望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上党郡地处韩、赵、魏三国交界,居高临下,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韩国内部分成两派,一派全力支持韩王的决定,一派死都不给。上党郡司令官属于后者,韩王迅速派大将冯异,去上党郡,要他完成和秦国的交接。

冯异一到上党郡,立即和赵国取得联系,声称把上党郡赠送给赵国。赵国群臣欢天喜地,决定接收上党郡。

赵国大将廉颇极力反对,他说,上党郡是个烫手的山芋,咱们躲还来不及,为何要承接?群臣们纷纷鄙视廉颇说,你老了,胆小如鼠。

后来的历史,已如你所知,赵国接收上党,秦国进攻上党。先是廉颇闭门据守。秦国派间谍到赵国四处宣扬“只有赵括才能击败秦人”,偏偏赵王听信,最后,长平之战,赵国主力全军覆没,再也没有一丝能力和秦国抗衡。

接受上党,赵国为这一念付出了沉惨重代价,从此再也无力和秦国抗衡,最终沉沦直到灭亡。赵国君臣能接收上党,和他们平时的念头有大关系。

当时赵国上下,在秦国的蒸蒸日上面前,惶恐不安又嫉妒愤恨,总想把秦国置之死地,这种念头越积越多,突然有个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的上党郡送到面前,不可能拒绝。

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来解释这件事,其实就是: 一念发动即是行了。纵然你现在也没有行,如果不扼住这些念头,总有一天你会行。

所以,“一念发动即是行”不仅是个理论,更是一种警告。

他警告那些总产生坏念头的人:不要认为没有将坏念头付诸实践就以为没什么,如果你不对平常的坏念头加以阻止,那积累得多了,你就真的会付诸行动。

大恶皆从小恶来,小恶皆从小恶念出。

若想知行合一,就必须扼杀那些恶念,斩草除根,毫不留情,使其不在心中潜伏。

这个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就是,知就是行。你以为知了没有行,就没事,不是那么回事。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 第二个立言宗旨在他的文章《书林思训卷》中。在这篇文章中,他说:现在的时代,功利之说甚嚣尘上,没有人还知道有“明德亲民”之说,更不可能有“明德亲民”之实。读书人都巧文博词以饰诈,虚伪贪利,穿着人的衣服,却是禽兽的心,却仍以为自己在从事圣贤之学。我见此,特别恐惧,才提出“知行合一”之说,希望能明了圣贤之学。

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告诉我们,当时的人,都是心理不一,内外不一,知行不一的伪君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正如我们常常见到的某些人,穿着居士服、唐装,自诩修行之人,张口感恩慈悲,闭口良知,知行合一。但一遇利益,就像狗见到骨头一样。 这就是王阳明口中的衣冠禽兽。要命的是,他们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衣冠禽兽,认为自己在从事圣贤之学。

这的确如王阳明所说,太恐怖了,所以他才提知行合一之说。

我们从知行合一的两个立言宗旨就能发现,知行合一就是心理合一。以西方心理学语境而言,就是把显意识和潜意识合二为一,不能显意识和潜意识各行其是。以中国传统哲学的语境来讲就是,人人都应该内外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将心和外物勾连起来,以本心赋予外物的生长。长此以往,我们就能练就一颗光明心,一双慧眼。如此,我们就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上,快速的对那些复杂的人和事做出精准的判断。

不过遗憾的是,许多人很难做到知行合一。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道理,如此简易的行动指南,如此简易的方法论,很多人很难做到呢?

Www.spEAkkEy.coM

知行难合一:看到小孩在井边,是否要求助

王阳明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只要像喜欢美色那样喜欢善德,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便是圣人了。”

有弟子初次听到这句话时,问,为何说能做到这点就是圣人了?

王阳明回答,能做到这点就是知行合一。弟子说,这个还不容易,太简单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弟子很沮丧的来见王阳明,说,您说的这个,还真是难。

王阳明就问,难在哪里呢?

弟子回答:比如心里的念头虽然知道好善恶恶,就是喜欢善的厌恶恶的,然而不知不觉间就会夹杂别的念头。一旦夹杂了别的念头,就不是如喜欢美色那般喜欢善德、如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的心了。

王阳明说,你的感悟很让人感慨啊。世间很多人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是因为它的确很难。

为什么连王阳明都说知行合一很难呢?

我们再来看下王阳明对 “知行合一”的表述,它的表述是这样的:如好好色。见到美色属于知,喜欢上美色属于行,见到美色会立即喜欢上,见到和喜欢之间没有间隔,是为知行合一。

直白而言,其实喜欢上美色是诚心诚意的,没有外力推动,自动自发、不知不觉。王阳明希望的是,人人在见到美色上如此, 在人生中为善去恶也要如此,真心实意,全力以赴,不知不觉。

如你所知,这不现实。我们喜欢美色,饿了吃饭是发自本能。本能的力量所以强大,就因为它不需要外力加持。只靠自己就可以。可如果我们如喜欢美色那般喜欢善德、讨厌恶臭那样讨厌恶行,就难得多了。

因为很多善德和恶行,都不是我们本能接受和排斥的。明知见义勇为是对的,可见到不义之事就是没有勇气,明知不义之财是错的,可见到不义之财还是想拿过来。

此时,诚意失去威力,败给了私欲。

我们之所以无法知行合一,问题就在这里:在良知做出判定后,我们进行了思考。而人类思考,无非是利害毁誉四个字。譬如见到老太太倒地,良知告诉我们,应该上前救助,但我们的脑子跟上来,会思考一下,救了这老太太会不会被讹诈?

于是,知行分裂。

Www.spEAkkEy.coM

知行分裂,就是因为我们为善去恶的决心不够,如果决心十足,像喜欢美女厌恶恶臭那样去为善去恶,天地间到处都是知行合一。

决心所以不够,因为我们掺杂进了思考。所以王阳明始终主张:天理不容思想,良知忌转念。

天理不容思想和良知戒转念,说的其实是一回事。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时,倘若良知给的是善念,那就立即去做,而不是思想和转念。还是那句话,人一旦思想和转念,必然是利害毁誉掺杂进来。我做的这件事会不会得罪别人,会不会遭受不幸,我这样做,会不会收到丰厚利润,利润有多少呢?

长时间,深入的这种思考利害,会让你延迟行动,更会让你在过多思考中丧失良知,最后,这件事可能就泡汤了。

一旦思想和转念,厉害毁誉这种私欲就会溜进知到行的过程中,将知行一分为二。

Www.spEAkkEy.coM

有人问:看到小孩在井边,是否要救助?

王阳明回答:当然。但这里有个玄机。

这个玄机是什么呢?

王阳明回答:看到小孩在井边,立即救助,这是知行合一;看到小孩在井边,思考了一下,我救助他会不会得到利润。有这种想法,即使你救了小孩,也不是知行合一,因为知(见到小孩在井边)和行(救助)中间掺杂进了私欲(能否得到利润)。这样一来,你救助小孩的行为就有了私欲进来,所以知行就分裂了。

人做事,就是要依凭我们本心的良知,当为所为,不抱任何利害毁誉之想。知行合一是感动自己,而不是感动他人。由此可知,人有私欲,正是知行难以合一的根源所在。

除了这一点外,还有一点也难以让我们知行合一,这就是理障。

东汉时期边疆司令甘延寿、陈汤领兵西征,干掉了不服东汉王朝的匈奴头领,然后把他的头砍下寄回首都,请中央政府允许将其头悬挂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以示天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中央政府进行了讨论,丞相匡衡深思熟虑后,说,“悬挂那颗臭头,不是不可。但有一事需注意。”

皇帝问,何事?匡衡一本正经地说:“《月令》(当时经典之书)上说,春天,是掩埋白骨和腐肉的时候,不适宜悬挂腐臭的人头。”皇帝笑了,众臣也笑了。只有匡衡认为这一点都不好笑,保持着庄严的神态,暗暗叹息,除了皇帝外,全是无知的蠢货。

匡衡,就是那位小时凿壁偷光的人 。经过刻苦攻读,终于做官,而且一直做到宰相,人品可圈可点,是个正人君子。这种人就是王阳明所谓的“高者”,但他却蔽于“见闻”。

所谓蔽于“见闻”,就是被心外的权威、经典所制造的道理绑架,成为外在道理的奴隶。杀死匈奴首领,砍其人头,本是功勋盖世的一件大事,而匡衡却斤斤计较《月令》的记载。

最要命的是,他一本正经,大有我是真理的架势。

大部分人都会被外在的道理所捆绑。比如:科学家说,运动使人健康,大家都去运动;又一天科学家说,静止使人健康,大家就都静坐。再有人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于是大家就都早睡早起。

当我们被外在的看上去很正确的道理所绑架时,我们就失去了自我,毫无分辨力,和匡衡一样,只知道照本宣科,成为一可悲的奴隶。

匡衡显然不是知行合一,或者说是能致良知的人。相信外在权威和所谓真理的人,他根本不会倾听内心最本真的声音,那本真的声音是良知的声音。

所以知行难以合一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我们的私欲遮蔽了良知;第二,我们良知被读的书(权威)绑架了,所以知行难合一。

什么是理学和心学

1、理学又名为道学,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Www.spEAkkEy.coM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

2、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展开的贡献。

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扩展资料:

理学和心学主要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是客观的,由天理主宰着这世界。要想知道这个天理,变成圣贤,就要格物致知,即不断的接触事物,获得知识,从而归纳总结,知道世界的天理。由于世界是由天理主宰,因此当人的欲望和天理矛盾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和主宰就是人的心理。要想知道心中的这个理,就需要实践和省察内心,即知行合一,而不是单纯的格物致知。省察心理关键要有良知,这样才能认识到世界的正确的本质规律。由于这种思想是“心明便是天理”,因此思维更加开阔,不易被封建礼教禁锢。

认为知先于行,知难行易。通俗的讲,就是说世界存在着一套客观的先验的真理,掌握了这套理论,再用以指导实践,就会变得很容易。所以关键就是怎么掌握这个客观先验的真理呢,太难了。朱熹的思想,算是对老庄孔孟荀的反转,更接近西方的柏拉图。

困而学之者,最高的思想,也只能走上这条路了。朱熹的思想把王阳明坑坏了。穷尽世界的知识,并总结出一套客观先验的真理出来,按照朱熹的思想,王阳明真的去这么干了,他格竹子把自己格的吐血,依然无法找到那个先验的客观的天理出来。

于是,王阳明又颠覆了朱熹。既然不存在那个客观的先验的真理,那么我说什么是真理什么就是。“心外无物”“我心即宇宙”“六经注我”的观点都出来了。王阳明,类似于西方思想史上的存在主义者,也更像是个后现代主义者。西方人打倒了三流的柏拉图。

王阳明打倒了三流的朱熹,东方柏拉图。但是打倒了三流,就能成为一流吗。非也。王阳明并没有返回到老庄孔孟的那个一流和二流思想界。他走向了和朱熹平行的另一种三流世界:解构。打倒了朱熹,也顺带这把孔孟之道也全拆除了。甚至是四流,困而不学以为知。

知行合一,说的是什么呢。既然世界不存在先验客观的真理,那么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人人都是圣人,大家想干啥干啥就是了。于是,王学大兴,士大夫阶层的气节彻底沦丧,儒学的经世致用的宗旨也被废弃,以至于亡国之后,都没有知识分子感到痛心疾首,还乐不可支的赶着去做汉奸。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理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心学

以上就是江西心学专业大学排名 阳明心学之三-01-12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