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最低分数线(排名+怎么样)

厚德l留学网 0

根据2023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招生办官方公布的录取数据,我们可以知道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全国各省的最低分数线数据如下: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河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3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0513名;

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山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0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3870名;

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辽宁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6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1939名;

4、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辽宁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4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5023名;

Www。sPEAKkeY.CoM

5、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山东省份2020年的综合科目最低录取分为51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1376名;

Www。sPEAKkeY.CoM

6、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工类,4年,5200元/年)专业在广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2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3079名;

7、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理工类,4年,4200元/年)专业在广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2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1458名;

8、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丹东路西段一号)(语种不限)专业在贵州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8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2297名;

9、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陕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2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9903名;

10、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一号辽宁省抚顺市)专业在陕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录取分为4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7894名;

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2022年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http://www.ZhongkaoHelp.coM

专业名称年份录取省份科目选科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河北物理物理+不限5177125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河北理科-5398051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河北理科-5385656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河北物理物理+不限5216755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山西理科-4814776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山西理科-5025387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山西理科-4765186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山西理科-4824540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辽宁物理物理+不限4636193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辽宁物理物理+不限4456502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语种不限)2020辽宁理科-4496460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辽宁理科-4456957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吉林理科--2235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吉林理科-5101917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吉林理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吉林理科-4772226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黑龙江理科-4373201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黑龙江理科-4843037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黑龙江理科-4993023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5200元/年)2021安徽理科-5007923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4200元/年)2020安徽理科-5307014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安徽理科-5046951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5200元/年)2022安徽理科-5077872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山东综合物 或 化50613719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山东综合物 或 化51514137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山东理科-50210901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山东综合物 或 化50713420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5200元/年)2021河南理科-5428438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4200元/年;办学地点辽宁省抚顺市)2020河南理科-5678077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办学地点:辽宁省抚顺市)2019河南理科-5238101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5200元/年)2022河南理科-5279111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4年,5200元/年)2021广西理科-4208307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4年,4200元/年)2020广西理科-4238145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广西理科-4327553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理工类,4年,5200元/年)2022广西理科-4188385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四川理科-50210256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四川理科-5199108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四川理科-5368873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四川理科-49110922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语种:不限)2021贵州理科-4664316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丹东路西段一号)(语种不限)2020贵州理科-4864229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丹东路西段一号)2019贵州理科-4793963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陕西理科-4286990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一号辽宁省抚顺市)2020陕西理科-4436789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地点: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一号辽宁省抚顺市)2019陕西理科-4636715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陕西理科-4386912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甘肃理科-4513022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甘肃理科-4712985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甘肃理科-48629051

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介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建校71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的13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890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251.9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6个。学校设有20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辽宁省属高校中位列第一。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8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重点支持专业2个、示范性专业5个、特色专业2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中心和基地29个、资源共享课9门、视频公开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2013年以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2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8本。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702项、省部级奖励1439项,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4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4人。学校引进双